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代战争3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代战争3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通过攻略和耐心,可以成功通关古代战争3-5。
古代战争3-5是一款战略类游戏,通关难度相对较高,需要玩家在游戏中兼顾战术与策略。
通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建立合理的作战计划: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战术和对手的弱点,设计一份合理并可行的作战计划。
根据地形、装备和敌人属性来决定难度和调整阵型。
2. 编制合适的队伍:根据任务需求,合理编制队伍。
注意选择与任务相符的英雄和士兵,配备合适的装备和武器。
可以多试验,通过不同的组合来找到最佳的方案。
3. 细节决定成败:在游戏中,细节的处理非常重要,比如选择进攻的时间和位置,让己方的英雄和士兵占据有利地形,及时修复和补给战友等。
只有把每个细节做好,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通关古代战争3-5需要耐心和毅力,也需要通过反复尝试,摸索出最佳的策略。
如果在游戏中遇到瓶颈,可以通过游戏攻略和游戏论坛来寻求外界帮助和建议。
此外,更多的细节和战术知识也可以通过游戏论坛和其他游戏玩家的分享来学习。
游戏中战争3-5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过关。
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实力,合理配置将领和士兵,优化兵种来应对敌人的不同策略,同时也需要严格管理资源,以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
其次,通过加强内政管理来提升自己军事的优势,比如建造城镇、招募士兵等。
最后,要善于利用外交手段,结盟、改善关系或者分化敌人阵营,从而获取更多的支持,增强自己的实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游戏中,战争不是唯一的途径,有时候和平解决问题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战法在古代叫做“围三阙一”,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所列举的用兵打仗的战法之一,
“围”便是 包围的意思。”阙“通”缺“。围三阙一便是只围住三面,放开一面。
当然就有人问了。为什么不全部围住?这样不是更好的消灭敌人嘛?当然不是,这是一种心理战,让被包围的人知道,你们还有一条退路,只要从未被包围的那一面便可以逃出去,使得守军士兵斗志涣散。攻击力不足,因为知晓自己有退路。
如果全部被围住了怎么办?
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叫做困兽犹斗,如果城内的守军全部被围困住,知道自己没有了生路,那么便会爆发极大的战斗力,同时还会让城内守军指挥官下定鱼死网破的决心,以造成攻击方部队的大规模伤亡,这对于攻击一方来说得不偿失,毕竟对于攻城来说最重要的是城池。
当然放开的那个口子也不是不管,表面上看是放开了一个口子,但是守军的逃脱路线中,必定会有一个埋伏,使得守军在仓促逃跑之时来一个伏击战。而这时候的守军因为逃过第一次了,军心不振,必然没有了再战的勇气。可以有效的歼灭守方部队。同时还可以把战场从攻坚战转变为野战。
大家都知道攻坚战往往攻城的一方要付出数倍的伤亡,而如果是野战的话,那么便是五五开了,同时由于对方是逃窜已经没有了军心了。对于攻击方来说,埋伏这样的部队简直就是三个手指见捡螺丝,轻而易举。
这个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史上,几乎都会用到的一种战法,当然围三阙一也说明了做人做事的一种方法,凡是不可做的太绝,要留有余地,把持好一个限度,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那么事情往往会变得适得其反。
围三阙一。
这是心理战,给敌人一个可以逃生的机会,暗示如果守不住城可以逃跑,这样敌方上下不会拼命死战,同时显示出自己必胜的信念;当然,如果对方真的弃城逃跑,追击败逃之敌,比攻击在城里死守之敌的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做是一种惯用的战术,叫做“围点打援”。
攻三面,就是攻击得比较猛烈了,那么城里的人在坚持不住的情况下,必然向外求救或选择突围。
如果他选择突围,那么攻方就可以免除攻城带来的巨大损失与军费消耗,争取在城外将其就地歼灭。
如果他选择求援,那么攻方还可以另派部队埋伏在其增援队伍行进的路上伏击,歼灭增援军再回头攻城,一举两得。
这就是该战术的特点与效用,运用的是类似逻辑推理中的“两难推理”,令敌人进退不得,陷入尴尬。
王光之,来回答!
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不同,冷兵器时代没有大规模,高伤害的伤害性武器,但同时治疗水平也无法与现代比肩。
如若不幸在战争中受伤,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你战功赫赫,但不幸负伤。作为一个普通士兵自然不是大将,如果你杀敌勇猛,但又负了伤,很可能会被上头派遣军医大夫悉心治疗,之后可能会步步高升。
2.你受伤过重,可能被放弃。在古代医疗条件并不算先进,治疗伤员也只能量力而行,如若你作为一个普通士兵,而受了重伤,很可能会被放弃,如若是感染疾病甚至会被屠杀,比如孙传庭为了遏制鼠疫士兵传染就干过。
3.伤势不重,治好之后继续随军。在古代兵源十分重要,一般都是壮年男子,如若伤势不重,应该不会被将军轻易放弃,一是这样军心会不稳,二是这样死伤过重。你如果被治好当然会继续随军参战。
4.导致残疾,治好之后回归百姓。如若被治好了,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导致了残疾,很可能就是将军给了笔抚恤金,然后打发回家,继续当老百姓。
1.《罗马》: 是美国HBO电视网出品、英国、意大利及美国合作拍摄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描述了古罗马从共和国走向帝国的历史,两位主人公卢修斯·沃伦诺斯和提图斯·普洛虽然只是普通古罗马士兵,但他们却不知不觉间参与甚至影响了不少重大历史事件。
2.《都铎王朝》: 16世纪中叶,英国驻意大利大使遭到法国人暗杀,而且死者正是年轻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叔叔。亨利八世跟主教沃尔金密谋,要与王后离婚,此举顿时牵涉到外交、宗教等多方利益。期间,热死病蔓延,引起全国恐慌,一场宫廷震荡也随之而来。3.《圣城风云》: 描述乌瑟王暴毙之后,大法师梅林从民间寻回乌瑟王的私生子亚瑟,将他扶上王位。梅林希望亚瑟能统一四分五裂的帝国,但亚瑟同父异母的姐姐、女巫摩根·勒菲却从中作梗。与此同时,初来乍到的亚瑟与美貌的金发少女格温娜维尔坠入爱河。4.《维京传奇》: 该剧描述了维京人鼎盛时期的故事,他们在当时的北欧地区处于统治地位,因为喜好海上劫掠并不断对外扩张,被人们冠以“北欧海盗”的别号。该剧将侧重于描写维京人的生活、贸易、探索及对外侵袭。5.《野蛮人崛起》: 在美国历史频道,该剧将分四周播完。故事描述罗马帝国的兴衰,但是从野蛮人叛军的视角来叙述。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中世纪的欧洲,一名骑兵配备2到3匹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保证了高机动性以及奔袭的能力,毕竟一匹马负重奔跑与不负重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在备养更多的马匹以备不时之需这一点上,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骑兵可以说是最出名的。13世纪的时候,蒙古骑兵的所向披靡,不仅战斗力惊人,更让人震惊的是军队的长途奔袭能力,以及出名的“假撤退”战术。
蒙古骑兵的军队一般会在行军的时候携带数量极其庞大的马群一起行进,每个骑兵一般都有好几匹备用,两匹是最少了,大部分的蒙古骑兵能够达到一个骑兵有三到五匹马。这些战马一般也是紧跟在大部队的后方,不仅在行军过程中,甚至在战斗时都可以随时更换。其实这并不是蒙古人独创的,在中国也不是,早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唐朝军队中的精锐朔方军和河西军都是一个人两匹马的配备。宋朝时期,金朝的骑兵也曾经是一个人配两匹。不过蒙古骑兵资源更丰富。获得草场越多,马匹的资源就不断扩张,因此数量可以说是十分惊人了。此外,蒙古军队的机动性就在于他们换马是以接力的形式,所以战略机动性极高。
此外就是蒙古战术中著名的“假撤退”。指的是,在长途奔袭中假装撤退,在对方以为没有危险的时候再反过来利用有利的条件突然发动令对方无法预料的决战。这个战术听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又很大难度,一方面要求的就是马匹以及军队长途奔袭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如前文所述,蒙古军队是个中翘楚。另一方面就是长期有序的“假撤退”需要的是极高的纪律性与配合度,这一点蒙古军队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有的时候能够连续数天都是“假撤退状态”。不得不说是相当可怕的纪律性了。
因为人很重,马很累……累了还要跑,就病了或者索性死掉了,那这个人就没有马了啊。
大家可能没有想到,成年蒙古马,体重300公斤左右,最强壮的大概400公斤。一个骑手多重呢?这我们就熟悉了,一个壮汉怎么说也要80公斤,再加上马鞍、弓箭、水,差不多就已经100公斤了。这样一来,人马的体重比在1:3到1:4左右——这还是在骑手没有穿重盔甲的前提下。
我们一个人,比方说60公斤,要负重20公斤,走起来就很累了。马也是,自己就300公斤,要背一个100公斤的人,那人家也呼哧呼哧了。
——如下图:蒙古马和人站在一起,看上去并不很大只。
譬如我们现在登山,有一个很重的背包,那就大家轮流来背。马也是。这个人很重的,几匹马轮流来驮,跑累了休息休息,在后面喝口水,喘口气。
另一个问题就是马匹的疾病与死亡,其实现代骑兵部队也面临这个问题。长途奔袭,或是较高密度的突击,对马匹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再加上进入新的地形以后,保不准马匹吃了一点地上乱七八糟的草。这样一来,马匹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消化不良的问题。一匹好的战马是很珍贵的,成本很高,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不希望它就一命呜呼了。最好能够让它退居二线,休息静养。这个时候,多匹战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伤员回去休息,过段时间又能投入战斗,这样一来,马匹的损耗率就大大降低了。
马一直在跑,可负重跑与轻装跑不是一个概念啊。
你想,一个骑兵战士怎么要100多斤,各种装备铠甲加起来也得几十斤。
战马背着这么重的负担,对体力消耗是很大的。
重要的是,战马不可能一直跑,要休息,要吃草料。
基本上一匹战马正常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剩下时间要休息与吃草料的。
三匹马的作用就是有替换与轻负荷状态。
你第一天骑A马,第二天骑B马,第三天骑C马。等到第四天再骑A马时,A马经过两天的轻负荷奔跑,体力已经恢复了,速度和力量都没问题了。或者A马生病了,只能骑B马,但B马有一天的轻负荷奔跑,状态肯定也比已经重负荷跑了一天的C马强。
可你要是就只有一匹马,每天都是它,战马的体力根本恢复不了,有个病有个灾,你根本没的替换……
比如每名蒙古骑兵都拥有几匹备用马,最少的也拥有两匹马,其中很大一部分骑兵拥有3-5匹马。这些马紧跟在部队的后面,在行军过程中,甚至在战斗进行时都可以随时用来更换。换马是按接力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极为有效率的方式,只要行军的线路中具备草场,就能保证了蒙古军队无以伦比的战略机动性。
比如在1241年,速不台指挥的蒙古军队只花了三天时间就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来到多瑙河流域的格兰附近,行程180英里,路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很深的积雪,而且这还是在敌人的国土上行军。这种机动性,即使是马匹充足的对手也无法做到,更别提诸多仍缺乏马匹的敌人。
蒙古名将哲别与速不台的第一次侵俄之战,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最长距离的骑兵奔袭,三年中攻击距离长达8900公里。根据《蒙古族古代战争史》的统计,“(蒙古骑兵)从扬子江北岸至保加尔边境,部队集结都是在2至3个月完成的。这样部队每天平均行军速度达到90至95公里。它的突击:攻占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5天时间,每天的平均速度达到85至90公里;攻占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10天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5到60公里;攻占匈亚利和波兰,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8到62公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战争3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战争3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微风不燥你很好
回复少的也拥有两匹马,其中很大一部分骑兵拥有3-5匹马。这些马紧跟在部队的后面,在行军过程中,甚至在战斗进行时都可以随时用来更换。换马是按接力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极为有效率的方式,只要行军的线路中具备草场,就能保证了蒙古军队无以伦比的战略机动性。比如在1241年,速不台指挥的蒙古军队只花了三天时间就从鲁
听风与他
回复如若被治好了,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导致了残疾,很可能就是将军给了笔抚恤金,然后打发回家,继续当老百姓。介绍几部关于古代战争的美剧,《斯巴达克斯》和《权力的游戏》之类的?1.《罗马》: 是美国HBO电视网出品、英国、意大利及美国合作拍摄的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描述了古罗马从共和国走向帝国的历史
小萌宝^ō^
回复兵传染就干过。3.伤势不重,治好之后继续随军。在古代兵源十分重要,一般都是壮年男子,如若伤势不重,应该不会被将军轻易放弃,一是这样军心会不稳,二是这样死伤过重。你如果被治好当然会继续随军参战。4.导致残疾,治好之后回归百姓。如若被治好了,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导致了残疾,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