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前线战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前线战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在赶往战场前线任务中遇到屏障,首先需要冷静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先联系上级指挥官或队友,获取更多的情况和指示。同时,也需要评估自身的情况,例如是否有足够的装备和武器,是否需要寻找其他路径等。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保持警觉和谨慎,避免损失和危险。最重要的是,遵守军事纪律和规定,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这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吗?愿意了怎样?或者说,不愿意了又能怎样?或许,这才是问题。
意思是,当战争的胜负已无悬念,胜利的天平倾向了我们,愿意者一定会不计其数。反之,你不愿意,可以吗?
也就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无聊,等于叫大家表决心,借以表现或检测大家的爱国热情。问题是,说得好听有用吗?汪精卫不也是以“爱国”为旗号吗?谁又会说我是汉奸呢?
所以,根本的问题是要明确是非,有一个毫不含糊的对错界定。让人可以一眼就看出旗帜鲜明的指向,而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不休。
真的,这个世界已经很难分出好坏了,仿佛大家只需要向钱看即可,别的,交给精英们去操心。有人想忧国忧民,竟需要叫资质的东西拦着,等于爱国也需要资格。既然如此,问什么战争发生了,大家该如何呢?问精英啊!
因此,设此问真有点荒唐,好像在考察民众的智力。其实,用得着问吗?八国联军打进来,结果不就是回答吗?小日本区区百十万人短时间就践踏了我们的半壁江山,不就是回答吗?该问一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问题就清楚了。可怕就可怕在,血的教训还没有彻底抹平,老的错误已在继续了,是我们的智力不够,还是有人要有意为之?先把这个问题理清楚了再来想叫大家参战的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如果发生战争,假如祖国没有年龄限制,我愿意上前线。
从军,是我这辈子的梦想和遗憾!
我知道,本人已经不具备上前线的条件。但是,我可以做后勤保障工作,为国家尽自已的一份绵薄之力!我还会动员预备役部队的儿子,听从祖国的召唤,整装待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老了,七十多岁了,上不了前线了,但我可以发表一点看法,我当过兵,知道军人的神圣职责,发生战争国家危难,保家卫国责无旁贷,不怕牺牲冲锋在前。没有讨论的余地,否则你就不能称为“当过兵的人”。
我悲哀的是,和平年代过久了,一部分人的爱国观念淡薄了,怕死了。有多种表现:
有人不用说牺牲,就是艰苦都会望而却步,比如拒服兵役。这部分青年人到底是怎么了?
在救人问题上有人说:挽救一个生命,不应该以牺牲另一个生命为前提。我肯定的是在自己安全没有保障的前提下,是不能冒然行事。我悲哀的是有人依此论而採取漠然置之,以至于老人室外病倒不扶,怕讹;安徽17岁女孩投河,现场情况分析如果处理及时很可能不会悲剧,很可惜错过了救人最佳时机。在这里我们切不论谁对谁错,只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很多人的眼前慢慢消失而感到惋惜和不可思议。
发生战争,危及国家安全,坚决顶上,虽然年令大了如果需要,保家卫国没别的话可说,这就是我的态度。
说实话,如果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不管多大年龄,我都愿意随时贡献自的一份力量。但是前几年,在一发达地区的某条沿海高速公路上,亲眼目睹的一个情景让我感触蛮深,当时高速路上十多辆豪华赛车呼啸而过,车速应该在200码以上,令人触目惊心,听随行的当地朋友介绍,原来是有人在飙车,而且在当地高速上很常见。回忆当时那些驾着豪华赛车的年轻人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情景,他们的刚强勇敢、无畏牺牲的精神让我们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如果真的发生战争,相信这些人到时会义无反顾的走上前线,来保卫革命成果。
如果发生战争自然有钢铁长城——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一般轮不上普通老百姓上阵杀敌。如果真要轮到普通人参战了,真的已经到亡国的绝境了,那时候我们相信胡锡进和他的天量爱国粉丝一定能以血肉铸成新的长城,组成菜刀队与美帝同归于尽!
步兵战场生还几率还是拿数据说话吧,抛开那些极为惨烈的必死部队外,阵亡率大多在11-15%上下。老王特别列出“凡尔登绞肉机”、“斯大林格勒”、“美军空降兵”的例子。
别的不多说,先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数据,这是一场打了4年多的血腥战争,有“让欧洲少了整整一代人”的说法。
一战战场上大炮和机枪成了步兵的收割机,4年的战争至少1千万人丢掉了性命,2千万人受伤。除了600万平民损伤和失踪外,协约国共计动员了42180000军队,士兵阵亡了5497600人,占13%;同盟国共计动员了22850000人参战,阵亡3382500人,占15%。
从这上面看,似乎步兵的伤亡率还挺低的,那么多人,绝大部分是步兵,真正死了的也就13%-15%的比例。但这个东西可不是这样算的,1910年欧洲也就3.44亿人口,刨去女性的成分,相当多的适龄男青年都得到战场上去走一遭,这个15%死亡率可不低。
再看看凡尔登绞肉机,1916年2月21日打到12月19日,差不多1年时间德法围着一堆要塞搞死了30万人,50万人受伤。其中:
德军投入了1250000人,阵亡143000人,占比11.44%;
法军投入了1140000人,阵亡156000人,占比13.68%。
此外还有索姆河会战,英军对着德军三道阵地打了一星期的炮,然后自己又在集群攻击的时候遭遇德军马克沁机枪火网,8小时阵亡了58000人,可谓凄惨无比。
苏军参战2500000人,650878受伤或被俘,474871人阵亡,占比19%。苏军因为不间断的投入了许多部队,再加上后来准备的大反攻,所以前面的伤亡数字可绝对不止19%。
德军阵营的阵亡数量至今还是个谜,因为战争打的残酷,结束的也混乱,其中含掺杂着大量的轴心国阵营军队,像罗马尼亚、意大利的军队都非常多,甚至还有苏军叛徒部队,所以根本估算不出来,伤亡多年来在60万、70万、80万上各种跳。但是苏军光德国将军元帅就抓了23个,德军损失可想而知。
我们还可以找些比较精锐的小部队看看伤亡。比如101空降师和82空降师。
参考101师的编制,作战部队有501、502、506共3个空降步兵团,以及327、401滑翔机空降步兵团、377空降炮兵营、321、463、907滑降炮兵营、81空降防空营、326空降工兵营以及师部直属连、通信连、武器连、侦察排、宪兵、伞修营、义务连、补给连等,整师人数为12799人。
从诺曼底登陆伞兵空降开始,到战争结束,214天里101损失官兵9328人,阵亡2155人,失踪1193人。以全师比例来看损失比例为16.8%,加上失踪的为26.1%。伤亡比巨大,阵亡比勉强凑合。
82空降师也差不多,伤亡6993人,阵亡1509人,战斗阵亡1211人。以全师比例来看损失比例为11.7%。这其中有一半是在“市场花园”行动中造成的,那次82空降师伤亡了3400人,101也伤亡了3800人,差不多报销了一半。
最惨的是英国人,上万人的“红魔”第一空降师,市场花园行动结束只剩下2000多伤残,很多人是在空中被高炮炸死的。
我们还可以看看506团E连,也就是《兄弟连》中那个部队的阵亡数字,这支比较骁勇善战的部队阵亡了210人,而该连编制是140人。很明显死亡人数翻倍了,中间不知换了多少血,走了多少补充兵。
正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别看百分比不高,这都是胜利大逃亡的,全军覆没的老王不忍心列出来。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从古至今,步兵都是每支军队不可缺少的兵种。题目问步兵从战场生还的几率有多大,这问的实在是太广义了,步兵从战场生还几率要考虑很多因素,如是什么规模的战争、所处的时代、战场的位置、步兵的素质等等。
长平之战算是我国古代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了,当时秦赵两国在长平一带总共集结了一百多万军队,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爆发了,最终以秦军攻占长平取得胜利,此战双方共损失七十五万,赵军四十五大军全军覆没,其中有二十万人被秦军坑杀。如果这时要问赵国步兵的生还几率,那么几乎为零。古代虽然是冷兵器作战,但是受战术、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在大规模作战情况下,步兵的生还率是比较低的。
二战时期,陆军在大规模的攻防战中,步兵的存活率一般不到11%。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士兵平均存活时间大约在两个时辰,而德国士兵也差不多。抗战中,因为中日两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中国军民完全是用血肉去抵挡日军的炮火,这样中国士兵的生还率不言而喻。
在战场上,老兵的生还率往往比新兵要高一些,因为他们的战斗素养高,经验丰富。二战时期,机枪手、通讯兵、司号兵等往往成为敌军重点“关照”对象,所以别看到影视剧里别人拿着机枪扫射很爽,其实机枪手的阵亡率是挺高的。总之,能从战场上活下来的士兵已经是很幸运了。
现代的科技如此发达,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估计大部分步兵都难以存活。
如果步兵损失达到50%,这场战斗就已经失败了,因为没有步兵没有胜利,朝鲜战争美国有强大的机械化实力,但是他们败了因为步兵损失太多,朝鲜战争是美国有战争以来步兵损失最大的一场战争,远远高于二战一战他们的内战,所以不能浪费宝贵的步兵。
要看什么规模和战场的位置决定!看过一个纪录片有提到过,步兵也就是陆军在大规模战争中不到10%的存活率,这里面包括重伤和残疾!那个纪录片主要讲的二战,不过现在科技发达了,科技手段提高也代表生存几率提高,条件对等,死亡几率也成倍增加!
不由得想起苏联的“大炮兵主义”来。
二战苏德战争刚开始时,苏军的122mm、152mm口径大炮并不多,相反德国却十分多,基本上都是压着苏军炮兵大。这种局面直到1942年莫斯科战役中才得到改变,一种应急炮火就是132mm口径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随后122mm、152mm口径榴弹炮才逐步被生产出来称霸战场,要知道这些大口径火炮对德国“闪电战”急先锋Ⅲ、Ⅳ坦克都是“一炮销魂”的打击,当然也包括“喀秋莎”火箭炮。但战争初期苏军火炮显然不足,不足以阻挡德国那些轻型坦克的攻击。随着“喀秋莎”火箭炮大量被用于战场,弹药供给成了相当大的问题。因为火箭炮不属于“高膛压”“高过载G”弹的特性,战争中用上了混凝土战斗头部,弥补了钢铁等等的不足,使“喀秋莎”在二战中随意释放,打得德军丧魂落魄。
二战苏军的攻击战术实际上也很简单: 火力准备在德军防线上砸开缺口,然后再行坦克伴随步兵冲击撕开缺口,向敌人纵深发展。为此,苏军就有了一个“大纵深理论”,用大纵深抵抗闪电战。
原本炮火犁地下,步兵存活率是非常低的。但实际上无论二战中还是朝鲜战争及现在的叙利亚战争中,进攻方都不可能用炮火彻底压制步兵的战场存在。
二战中德军面对越来越强悍的苏军炮火准备,采用了前置观察哨,步兵隐蔽在前沿战壕后500~1000m的隐蔽部,待苏军炮火延伸后再分批间隔进入前沿阵地战斗。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也是放观察哨,步兵留在坑道工事中,待敌军发起冲锋时再出来进入战壕迎敌。叙利亚内战中,反动派武装利用地道工事躲避炮火,并迅速派兵到战场上去。
70年代初,中苏交恶,战争迫在眉睫,我们大量构筑地道工事。事实上这些地道工事防核战争、空袭都是十分有效的,即便美国发展出“钻地炸弹”的今天,依然无可奈何阿富汗游击队在天然山洞中神出鬼没,最终无可奈何撤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前线战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前线战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心愿便利贴
回复步兵团、377空降炮兵营、321、463、907滑降炮兵营、81空降防空营、326空降工兵营以及师部直属连、通信连、武器连、侦察排、宪兵、伞修营、义务连、补给连等,整师人数为12799人。从诺曼底登陆伞兵空降开始,到战争结束,214天里10
蘸点软妹酱
回复阵地战斗。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也是放观察哨,步兵留在坑道工事中,待敌军发起冲锋时再出来进入战壕迎敌。叙利亚内战中,反动派武装利用地道工事躲避炮火,并迅速派
谁纵我一世猖狂
回复二战中德军面对越来越强悍的苏军炮火准备,采用了前置观察哨,步兵隐蔽在前沿战壕后500~1000m的隐蔽部,待苏军炮火延伸后再分批间隔进入前沿阵地战斗。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也是放观察哨,步兵留在坑道工事中,待敌军发
古佛孤灯
回复等等。长平之战算是我国古代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了,当时秦赵两国在长平一带总共集结了一百多万军队,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爆发了,最终以秦军攻占长平取得胜利,此战双方共损失七十五万,赵军四十五大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