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负少年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不负少年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文如下: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本句出自汪精卫《被逮口占四绝》。
译文:
在燕地慷慨悲歌,即使做了阶下囚也从容不迫。
砍了头也和我心意,不辜负我少年的豪情。
只要心魂流传,剩下的身躯由它成灰。
磷火不会熄灭,夜夜在燕台闪耀。
创作背景:
汪精卫年少时曾参加科举曾获广州府试第一名秀才,后被清廷公费排出日本留学。1905年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1907年,汪精卫随孙中山先生赴南洋筹设同盟会分会,任南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主笔之一,与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报》进行论战。
1910年,抵达北京,暗中策划刺杀摄政王,后被捕,此时的作者豪情迸发,决定慨然赴死。于是有了这首《慷慨篇》,以此表达其革命之决心。此诗的意义大有与谭词同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异曲同工之妙。
1、“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是汪精卫写的。
2、出处
《被逮口占》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3、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汪精卫在狱中写下此诗,表明他革命的决心。此诗后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汪精卫名动一时。
4、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不负年少”的上一句是:“不负春光”。
原句是“不负春光,不负年少”,意思是:不辜负美好的春光,也不辜负年轻的时光。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负少年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负少年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评论
听风与他
回复。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
一生嚣张
回复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